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电商绞杀实体模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电商绞杀实体模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电商真的干掉了实体店吗?
电商真的干掉了实体店吗?我觉得并不是!
一家实体店的倒闭关门是有多种因素造成,主要可以说是有内因和外因。像高额的租金、人工成本的上升、竞争对手的增加等等原因,是外部因素导致的;而像资金链断链,产品滞销、经营不善等是内部因素。
而谈到电商对实体店的关系,自然算是外部因素的一种,电商是满足了很大一部人的需求,比如在家点外卖,就不去饭店了,上淘宝买衣服,就不去商场了。这些的确是电商带来的影响,对消费者来说,电商是消费途径的补充,对商家来说,电商是竞争对手的突起。
但是,实体店并不是完全与电商相冲突的。像理发店、美甲店等等,你不能在电商平台上消费理发、美甲吧,这种服务性强烈的,实际体验感更强的是线下实体店的优势地位。
另外,虽然我们很多人会因为电商的优惠而选择在线上购物,但也有很多实体店是利用了电商平台,扩大了自身的经营规模。像外卖行业,一家热销的线下实体店,店里生意往往很好,线上只是作为他们的消费渠道补充。
而其他行业,很多商家都是线上线下,双线经营。像买手机,我们去一家实体店体验新产品功能,为了优惠,我们会选择去它的天猫线上店消费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电商并不影响实体店的发展。
最后,我们再想一想晚上的夜市,每天热闹的街区照样灯火通明,因为我们需要享受这种市井生活的体验。你说,干掉了实体店,真的是因为电商吗?其实也不然吧。
实体店躺赢多少年了,俗话说一铺养三代,你们说说多挣钱?以前一件商品卖100店铺挣30房东挣20。十家店每家卖一件每家挣30房东挣20。现在网上一件商品卖85店铺挣25 淘宝挣10。十家电商每家挣25淘宝十家一共挣100 。 结果是消费者共优惠了150,网商共挣了250,导致十家房东亏了200
我个人就是做实体的,这一点感受还是很深的。
说实在的,跟几年前比,产品销量差太多,若不是有维修技术,怕是这碗饭,也吃不下去了。[捂脸]
毕竟多数人维修东西都希望当下解决,且寄过去维修,一是急着用,等不急,二十是怕看不见被人动了手脚。
同行中很多只卖产品,不会维修的基本没法存活,倒闭很多家。
分析不好做的原因,我认为几点吧:
1.种类:实体种类有限,网商品类多,选择性多,且都打着正品。
2.价格优势:谁会跟钱过不去,确实实体因为***格偏高,看上去同类的产品,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3.售后:网上不仅便宜,包邮,还有运费险。
电商没有创造任何价值,只是价值的转移。说电商增加就业是荒唐的,电商的***展必然带来实体商家的倒闭潮,只不过是拆东墙盖西房,同时把千万个房东变成几个房东,把千万个体户财富聚拢变成极少数人的股东分享!
没有电商之前,到处是人间烟火,街头小巷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,各种商业形态层出不穷。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得到空前发展,以工厂为背景的大品牌、大企业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层级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商业故事,全国各地有了无数的企业总部大厦!
原来街头巷尾的消费人群是公开的、免费的,商家只需要缴纳租金即可,现在消费者被电商平***家垄断,通过广告形式分配给商家。企业不仅要向平台缴纳保证金、技术服务费(相当于租金)、销售额扣点5—10%(相当于无差别收税)。还要为排名抢个你死我活,几千万电商商家为了极其有限的几个坑位,被迫把比价效应下和竞价排位后的几乎没有了的利润贡献给平台!
最终结果是,商业竞争环境完全被控制,彻底不公平,谁有钱谁占领流量,电商成为极少数人的游戏,基层中小商家,在层层盘剥下苟延残喘,又无可奈何。最可怕的是,多方扶持,代价巨大,最终红利却被四五个电商平台巨头独自吞没,而这四五个平台,又被国际资本彻底控股,大量财富又被国际资本悄悄转移,国家除了少得可怜的,被各种巧妙手段避税后的微薄税收,什么也没得到。
这还不算残忍,电商平台通过消费者大数据的独家垄断,也就间接控制了所有平台商家,然后针对性制定规则,让商家在流量池展开广告拼杀,价格拼杀!如此一来,形成惨烈的双向绞杀局面,平台不断提高流量价格,商家不断压低商品价格,于是商家短兵相接,单一比价,商业文化没有了,商业品牌没有了,商业形态也没有了,商业模式无极限向原材料靠近,消费者除了买到“仅能使用”的商品,再也买不到任何文化价值。
长此以往,商业形态将彻底倒退回原始状态,商业文化将被彻底消灭殆尽,后果是毁灭性的,国家不得不防。
由此可见,电商平台的掠夺式模式设计,就是罗马角斗场的玩法,说鲜血淋淋一点不为过。
电商平台的更高级玩法不止于实际的经营业绩!公司市值才是薅羊毛割韭菜的终极杀招。大数据搭建起来商业帝国,高高矗立在所有商业形态的上空,在国家层面是地标性建筑,在全球看来是国家级地标,于是股价被无限拉高,公司市值都是数万亿计!
电商大佬和外资股东,稍微减持哪怕1%,几百亿现金就可以轻松***(参考软银孙正义减持阿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