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牟电商扶贫模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牟电商扶贫模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郑州GDP那么高是靠什么产业呢?
真的好生纳闷,没怎么听说郑州有什么大的企业和知名的企业,在百度上搜搜也没发现有什么大的企业,但它的GDP怎么会这么高哪?
宇通、三全、富士康的产值根本支撑不起郑州的经济,难道真的像朋友们说的那样,是靠房地产发家的吗?
郑州的消费不高,吃饭挺便宜,工资也不高,但房价的确很高,这也许是郑州人很炫耀的地方,听说有的房子卖到了8万一平米,郑东新区的房子,2万多,3万多都是一般水平,这说明郑州有钱人还是有,还是多,不然这么贵的房子卖给谁去啊?
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,郑州的明天会更好!
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,郑州近些年的经济发展确实很快,2017年GDP直接跨过8000亿大关,在2017年跨入9130.2亿,根据目前公布的增长数据来看,2018年郑州GDP迈入万亿大关,成功进入万亿俱乐部成员是大概率***。那么郑州GDP这么高的原因在哪?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。
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,郑州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130.2亿元,比上年增长8.2%;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.6亿元,增长2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4247.5亿元,增长7.6%;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683.5亿元,增长7.4%;建筑业增加值566.2亿元,增长9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4724.1亿元,增长9.0%。
经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:
第一、郑州还是一座工业为主的城市(至少工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占据很大因素)。记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大概的意思就是郑州是一座重工业为主的城市。给大家分享一组数据,2012年郑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轻、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19.5:80.5。虽然说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调整,但是有理由相信郑州重工业的比重还是占据了至少50%的工业比重。如今郑州已经形成的电子信息工业、汽车及装备制造业、新材料产业、生物及医药产业、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、现代食品制造业、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等7大支柱产业。
第二、从产业比重来看,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也不容忽视,而且未来作用力度会越来越大。根据2017年的产业比重来看,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占据了总GDP的51.7%,随着郑州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行,未来第三产业的比重会增加,其对于经济贡献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。举例,根据2017年的旅游数据显示,郑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195亿元,旅游人次达到10092万人次。相信随着郑州对于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持续投入,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会越来越大。
GDP增长是必须的,但是更多是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切忌过于依赖房地产
因为郑州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房价的高企,从2010年均价6000左右到如今的均价15000元左右,很多朋友就对郑州这座原来的不怎么样的城市(很多朋友都认为郑州是从小郑县发展起来的)充满了些许怀疑。不可否认的是,郑州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中房地产确实提供了不小帮助。
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,郑州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58.8亿元,销售金额2673.8亿元,可以说郑州在过去一段时间对于房地产的投资还是挺大的,这虽然与郑州城市化建设有很大关系,但是不可否认房地产对于郑州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。
综上,个人觉得郑州这座城市的GDP这么高与本身的产业有很大关系,不可否认的其GDP增长与房地产有一定联系。但是全部归咎于房地产就有点过了,各位觉得呢?欢迎关心郑州城市发展的朋友留言、点赞、关注、转评哦。
郑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.7万亿,全国第七,超过武汉成都杭州南京,这还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煤炭价格暴跌,不然郑州的工业总量就奔着广州去了。至于没听过大企业,一是无知,二是郑州的企业确实便上游,像郑煤机,中铁盾构,天瑞这些普通人谁知道,但都是行业世界领先水平。反而是对GDP没啥贡献的富士康烂大街,港区17年GDP才700亿,远不如金水区的1200亿,富士康占港区一半都不到。
三农领域的自媒体人对自己家乡的农业有什么看法?
谢谢邀请!
因本人所在地区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,所以作为一个三农领域方面做自媒体的来说,真的没有什么好的看法!
人均不足一亩地,种什么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和过多的收入!所以,我们这边五十五岁以下的农民,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,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,早已弃农从工,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去了!现在在家坚持耕种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农民,所以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么多年,农业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变化!自种自吃而已。
所以本人对家乡的农业,真的没有什么好的看法!更不抱太大的希望!
本人观点。
你好,鑫西兰来自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腹地天门市。属于一马平川的地方,不要说山就连高点的土坡都很难看到。对于家乡的农业,我有以下一些看法:
平原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平整、河流纵横,比较适合大面积的科学种植。但是在我们老家,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各干各的。甚至有一些土地都是闲置、荒弃的。虽然现在出现了一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,但做出的成绩和带动的效益都有限。
记得在2018年的时候,几个四川的朋友去我那里考察西兰花种植的时候就说了这样一段话:这么好的一块地方,居然没有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,成本又不高,太可惜了。我们在四川做这些,代价太大了。
原谅鑫西兰打击自己家乡一些想搞观光农业的人,我觉得观光农业是一定要有特别的自然风光做为铺垫的。
平原做观光农业,无非就是搞几个***摘园,然后搞个钓鱼什么的。最后都会慢慢的变成***馆、***室。可以发挥的空间有限,消失的也更快。
我觉得平原就应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做文章,山东寿光的菜贩子都来我们这里拉蔬菜。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么好的环境呢?
我们这里不存在农产品的产量低一说,随便说个农产品一个镇都有几万亩的面积。但是总会为了销售而发愁,贱卖甚至卖不出去的情况每年都会发生。
还是2018年,我做为本地第一家互联网卖菜的企业,亲自参与一系列“反滞销战”。因为我们当地的花椰菜有长达15天的时间居然连贩子都没有过来收。我现在想一想,都有些后怕。因为有接近一万亩的花椰菜烂在了地里,那段时间好多人的眼神都是迷茫的。
而订单农业和品牌农业,是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。或者说,成为某个大平台的供应基础、原产地也是可以减少老百姓损失的。今年,我们的***就在为此而努力。
谢谢邀请!自2016年起三农自媒体领域火了很多网络红人,有巧妇九妹、农村四哥、华农兄弟等等一大批三农自媒体大伽,加入三农自媒体创作的人像大潮一样成倍增长。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农民,也有一些借着三农自媒体爆发这股大潮的伪三农。不管这些自媒体人来自哪里,但他们大多数人的目的无非是:推广农村[_a***_]赚钱、推销农产品赚钱,记录乡村故事赚钱,推销乡村美食赚钱,分享乡村美食赚钱,分享农业技术赚钱。不管哪种方式哪种题材最终的目的说直白点是就为了赚钱。当然赚钱的同时也为农村做出不了不少的贡献,让更多人了解农村,让原本信息比较封闭的农村能直接与城市与互联网接上线搭上桥。作为三农自媒体的创作者一员,我也做着同样的事。
我的家乡是湖南长沙附近的一个村镇,是湖南省的花园小镇莲花镇,景色优美 ,作为农村来讲,相对而言算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村,村村都通了水泥路,家家都住上了小楼房。但同样出存在中国农村的一些共性问题:如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,劳动力不足致使农田荒废;如农业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;如农产品难以与城市消费者完美对接;如农村传统文化没有传承等问题。
作为一个普通农民,如果说一定要说我对家乡农业发展有什么看法的话,我只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农村创业,把他们在城里学到的新技术、新理念、新方法、新活力带到农业发展中来,这样才能改变逐步改变现在农村农业的现状,让家乡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发展。但这是个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的事情,农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很多的要素,要***政策的支技、要资金的投入、要良好市场环境、要人才、要技术等等。种种条件也使得农村年轻人放弃在农村发展,纷纷涌入城市打工,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,因为在农村种地做农业太难了,风险太高了。
其实作为个体来讲,难以做到太多,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多做一些宣传,让更多的人来知道家乡,来投资家乡,来发展家乡,使家乡更好更美。
我是吴家山少,欢迎大家留言评论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牟电商扶贫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牟电商扶贫模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